258 皇十五子永琰的战场初体验_大清话事人
第六小说网 > 大清话事人 > 258 皇十五子永琰的战场初体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58 皇十五子永琰的战场初体验

  第259章皇十五子永琰的战场初体验

  数百人考完试,疲惫不堪的离开了原两江总督衙门,好似灵魂被掏空。

  如今,这座威武的衙门口挂出了两块白底红字的竖牌:“吴王府”还有“李家军总指挥部”。

  虽然江宁人都觉得风格稀奇,但是却觉得蛮威风的。

  胡雪余甚至私下询问过李郁,是否要以江宁代替苏州成为治下的首善之区?

  李郁摇摇头,表示只是为了作战指挥方便。并且令人将位于苏州府的原巡抚衙门,门口牌子也换掉,一式两份。

  总之江南团练的名头正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。

  ……

  阅卷花了整整两天。

  李郁亲自批改,未曾假手他人。他不确定别人是否能够理解自己的参谋本部理念。

  最终矮子里面选将军,捏着鼻子挑出了49人。

  “义父,是不是要我去当敢死队?”

  分别以夏天和冬天为背景,详细阐述。

  “拜见义父。”

  半天才狐疑的问道:

  李郁瞬间语塞,好像也挺有道理的。

  便携耐久食品和新鲜需加工食品比例如何安排?

  行军打仗,也会因为意外耽搁一些时间。

  “你看中了哪个营?”

  人不是机器,不能完全用理论去推演。

  曾为漕帮新苏帮的龙头,押运漕船,远距离出差经验丰富。

  ……

  李郁笑的很开心,二狗感觉有些紧张。

  “义父,我想当个营指挥使。”

  “正在筹建的第3军团第1营。但是我有一点小小的请求。”

  答卷最差的是李二狗,全篇都在胡扯。

  他每道题都估算了损耗,

  装填火药,肯定会洒出一些。

  “算了,你也不是做参谋的料。你来找我有什么事?”

  “我很正常啊,我就这么想的。我若率军打仗,若是忠于王爷的百姓士绅必定热烈响应,我给他银子,他给我粮食。若是不忠于王爷的,我就调兵围了抢粮。”

  其中有一人成绩出奇的优秀,位居第一,他就是谭沐光。

  “行。我给你破个例,150匹马,50匹骡子,25辆四轮马车,4门3磅炮,6门6磅炮,外加50杆大抬枪。兵额1000人。”

  “二狗,你能不能正常点?”

  “义父,看在父子情分之上,给自家人开点后门,这不算过分吧。”

  运输粮食,也会发霉浸水一些。

  “好啊好啊。”

  “你这营名义上归属于第三军团,但名字需要改一下,第1火枪营名不符实。就改叫作第1混成营。”

  ……

  “要不再给你两条船?再配点水手炮手。”

  慈父的爱,火花带闪电!

  “讲。”

  问题:

  李郁笑道:

  “不至于,我就是突然产生了一些大胆的想法,在你这儿测试一下。”

  李二狗尴尬的抓抓头,小声哀求道:

  若你是一营指挥使,指挥行军打仗,粮食饮水如何安排?

  “普通营编制500人,但我想要800人,要200匹战马,要10门轻炮,还要老蒯叔那边搞的四轮辎重马车。”

  马上又反应了过来,这是在偷换概念。

  李郁看的很满意,大笔一挥,命其暂时署理新成立的参谋本部大臣。观其表现再决定是否扶正,或者是换贤。

  “你做梦!”

  幸福来的太突然,以至于李二狗傻了。

  义父是个什么人,旁人不清楚,自己还不清楚吗。很显然,自己触碰到了他的什么危险想法。

  答案:拿银子买,买不到就抢。手里有枪,走到哪儿都不会缺粮。

  “你麾下那支龙骑兵暂时解散,你可以挑50人带走。其余的归入兀思买的轻骑兵营。”

  “炮兵、辎重上手都需要老兵,你从近卫军挑30人走。”

  “你这个营的驻地暂定在太仓州。尽快磨合出战斗力。”

  “记住,上了战场要做到步骑配合,步炮配合,4轮马车是给你运输火药枪子的。”

  李二狗后退两步,行扶枪礼,郑重说道:

  “属下遵命。”

  然后大踏步离开了吴王府。

  近卫军团内他有很多熟人,挑人是一句话的事。

  第3军团的兵来自五湖四海,为了同一个目标来到了崇明,接受每天高强度的训练。

  最终兵额预计在8000人左右。

  皖北募兵,已经走不通了。

  清军从山东兖州府,河南归德府,还有江苏徐州府调集官军,分北路、东路进攻皖北,围剿石益开为首的“顺刀教”起义军。

  同时,海兰察也调动了江北大营10000兵进驻庐州府。

  顺刀教,也算是白莲的衍生教派,属于广义上的白莲。

  而狼狈东窜的白莲教主洪大昌,保不齐也存了这个心思,报团取暖。

  ……

  清廷很忌惮。

  三股反贼千万不能合流,否则后患无穷。

  实际上,合流是不可能的。

  石益开为首的三人,怎么会愿意把兵权拱手让给洪教主。李郁也不可能和白莲搅合在一起,怕伤了自家名声,还有带坏了队伍。

  他收到了情报,只评价了一句:

  “石益开完了。”

  辽阔的皖北平原,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,随便一座坟头都是制高点。

  他拿什么和清军骑兵打?

  ……

  1万清军对阵1万5千名顺刀教徒。

  皇十五子永琰,就在阵中!

  他是奉了皇阿玛的旨意,简装出京,指挥这场战斗。

  乾隆知道自己的这些儿子都太嫩了。所见不过紫禁城。所交际不过那些王公大臣、儒学师傅。所学不过儒学经典、治国大道理。

  将来是要吃大亏的。

  因而让永琰在20名御前侍卫的护卫下,来到了这真实的战场闻一闻硝烟。

  “王爷,徐州镇准备完毕,可否冲击教匪。”

  永琰点点头,学着大人模样手指前方,严肃道:

  “有功必赏。”

  “。”

  徐州镇总兵兴冲冲的去了,他准备亲率镇标马队500人,会同1000步兵发起进攻,当全军的先锋。

  感谢皇子的到来,让自己这个苦闷的锥子有了突破袋子的机会。

  ……

  “弟兄们,嘉亲王殿下在看着我们。”

  “想挣银子,想换顶子的跟着老子上。谁踏马的冲在我后面,老子只要没死,回去后亲手砍他全家,还要掘他的祖坟。听见了没有?”

  1500徐州兵,士气被调动的热血沸腾。高呼“杀,杀,杀。”

  就连永琰都被感染,兴奋的和身边侍卫说:

  “军心可用。”

  侍卫立马恭维道:

  “王爷亲临,官兵敢不用命。此战,我军一定大获全胜。”

  轰,一声炮响。

  徐州镇的1000步兵,率先冲阵。

  隔着2里外,就是列阵的顺刀教义军,一杆大旗赫然飘扬着“石”字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iliu.cc。第六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dili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